三七化瘀金不换,勿要误服菊三七!
时间:2019-04-22 07:59:56
点击数:
三七化瘀金不换,勿要误服菊三七!
冯雷 主任药师  |   北京协和医院 药剂科
创建:2019-04-17

人生步入中老年,慢性疾病常伴随而至,如有血瘀证时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、骨关节疾病以及外伤性出血疼痛。由此,人们对三七化瘀活血的需求和追崇日渐上升,自行购买和服用三七的人较多。殊不知,另有一些与三七化瘀、止血、定痛的作用相类似的植物,如菊科植物菊三七,人们由于辨识不清而当做三七使用,导致在使用中出现偏差,甚至出现严重的身体损害。

下面我从植物来源、药用部位特点、化学成分以及作用几方面,介绍三七与菊三七的相同与不同,以便正确识别。

一、植物来源和形态的区别

三七,为五加科植物三七[Panaxnotoginseng(Burk.) F.H.Chen]的根和根茎,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。据有关资料记载,道地药材三七,野生原于广西[1]。现代记载[2]:三七产于云南文山、广南等地,以及广西靖西、百色等地。多为栽培品。

三七药性为味甘、苦。性温。归肝肾经。用量:3-9g。研粉吞服:1-3g。熟用9-15g。外用适量[2-3]。

三七的植物形态和药用部位的特点如下:

三七叶子的植物形态具备五加科植物学的特征:三七的叶子具有像手掌伸开状的“掌状复叶”。由于三七与人参是同科属植物,民间也将三七称之为“参三七”。

三七的根与根茎的形状为类圆锥形,或短圆柱形,或纺锤形。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,加工所致有腊样光泽。表面有瘤状突起,体重、质坚实。断面灰绿色、黄绿色或灰白色。皮与木质芯容易分离,堪称为“铜皮铁骨”。气微,味苦而回甜。

容易与三七混淆的另一种植物菊三七有哪些特点呢?

菊三七是菊科植物菊三七[Gynura segetum ( Lour. ) Merr.] 的根茎。菊三七与三七同出自《本草纲目》,为三七的非道地品种。产于长江以南至西南各省,原为野生,后引种为家种[3]。

药性为:味甘、微苦,性平。归肝胃经。用量:10-15g。研粉吞服:3-5g。外用适量。

菊三七具有菊科植物的特征,如叶子形状:叶互生,稀对生或轮生,全缘、具齿或分裂,无托叶或叶柄基部成托叶状。

从植物形态上可以看出,菊三七与三七是完全不同的。

菊三七的根茎呈拳形团块型。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。质坚,不易折断,断面灰黄色。气微[4]。

二、三七与菊三七的化瘀止血作用有哪些异同点?

三七与菊三七,均出自明·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。三七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称为山漆、金不换,寓意能去瘀生新、愈合金疮。而三七与菊三七的植物来源、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。

如《本草纲目》中对三七的记载:”味甘而微苦,颇似人参之味。性温、无毒。止血散血定痛,金刃剑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,嚼烂涂或为末掺之,其血即止。亦主吐血衄血,下血血痢,崩中经水不止,产后恶血不下,血晕血痛,目赤肿痛,虎咬蛇伤诸病。”

又如《中国药典》所述: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主要用于咯血、吐血、衄血、便血、崩漏、外伤出血、胸腹刺痛、跌扑肿痛。

《本草纲目》中对菊三七的记载:“治金疮折伤出血及上下血病甚效。”除此以外其他典籍也对菊三七的功效有记载,如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“治乳痈肿毒。”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“根、叶敷金疮折伤之要药,能破血、祛瘀、散血、消肿,通治五劳七伤、跌打损伤。”

由此看出,历史上多部典籍对菊三七的化瘀止血活血的作用,给予了肯定。也就是说,在化瘀止血活血的功效方面,菊三七与三七具有类似的作用。

三七与菊三七在临床作用的区别如下:

三七具有较强的止血、散瘀血作用;临床上对于出血而有瘀滞的病情更为适宜;对于跌打损伤、血瘀肿痛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
菊三七有类似三七散瘀止血的功效,主要用于衄血、吐血、外伤出血及跌打损伤瘀滞疼痛,但力量较弱;兼有解毒消肿的功效,用于疮痈肿毒、乳痈等,既能解毒,又可活血消散臃肿[1]。

菊三七在价格上也低于三七。

三、三七与菊三七所含化学成分的区别,是谨慎应用菊三七的关键

 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[5-7],三七的有效成分为三七皂苷R1、人参皂苷Rg1、Rb1等,抗血小板聚集、防止血栓形成,治疗冠心病、心绞痛等血瘀证。

菊三七含有吡咯生物碱,该生物碱具有肝毒性,长期大量服用能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,造成严重的肝损伤。

2017年,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,发布了《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》[8]。指南中指出,国内发生的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的病例,以患者服用过菊三七等含吡咯生物碱的植物引起为主,约占50.0%-88.6%[9-15]。

我国民间尤其是南方地区有用菊三七化瘀消肿的习俗,也有人误把菊三七当做三七使用,打粉或泡药酒服用。

多数人在服用菊三七(含吡咯生物碱植物)后1个月内发病,也可经过较长时间后出现临床症状。大量服用菊三七可引起腹胀、肝区疼痛、腹水、黄疸、肝脏肿大等;也有些慢性期患者可缺少部分典型表现,或仅表现为顽固性腹水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。严重者合并胸水和下肢水肿,还可能合并以呼吸系统为主的感染或肝、肾功能衰竭,并可导致死亡。

由此看出,菊三七虽然与三七具有相类似的化瘀止血活血的功效,有治疗血瘀证以及跌打损伤出血的作用,但由于菊三七含有肝毒性的吡咯生物碱,大量服用后会引起肝功能的损害,自行服用或者误服会给使用者带来非常大的不安全隐患。

而三七不含此类成分,不会造成肝损伤。因此,菊三七不可以代替三七使用。

最后,作为专业药师要提醒人们的是:大家在将三七用于化瘀止血药时,需要请专业的中医辨证,诊断您的身体是否存在血瘀证和是否需要使用三七。同时,要从正规的医院或药店购买正品的三七,以免误服含有肝毒性成分的菊三七,给身体造成损害。

三七化瘀金不换,勿要误服菊三七!

 

参考文献:

雷载权.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(中药学).上海:上海科技出版社,1995.

中国药典委员会.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,2015.

徐国钧.生药学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5.

中国生物检定所.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谱.广东:广东科技出版社,1995.

刘桂林,窦迎春,乔云. 三七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.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, 2013.

宋山峰,韩文朝,王晓冰.三七活血止血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.中医临床研究,2016 .

李娟,王如锋,杨莉,等.三七皂苷类成分及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.中国中药杂志.2015(17) .

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.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(2017年,南京)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17.

张艳亭,李爽,周东辉.肝窦阻塞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13,29(12):936-939.

朱晚林,陈韶华,陈卫星.肝小静脉闭塞病50例临床分析.中华消化杂志,2012,32(9):620-624

11.李杨,许建明.中草药致肝小静脉闭塞病11例临床分析.临床肝胆病杂志,2011,27(2):140-142.

12.王强,鲁重美,郭涛.含吡咯烷生物碱的中草药与肝小静脉闭塞病.临床消化病杂志,2008,20(1): 22-25.

13.李昱江,顾超,诸葛宇征.肝小静脉闭塞病16例临床分析.中国临床研究,2012,25(2):122-124.

14.任雷,胡粟,朱卫东.肝小静脉闭塞病14例临床分析.临床荟萃,2015,30 (1):100-103.

15.许建明.肝小静脉闭塞病全国多中心临床调研分析.中华医学会第11次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,2011:42-44.

(编辑:admin)